比尔盖兹、帕华洛帝与洛克斐勒

三位国际跨界大师,藉由细心规划公益信托,对世界做出重要贡献、改变世界。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
 

如果你有能力做公益、做慈善,您想要达成怎么样的使命(Mission)?

• 确保让更多的儿童活下来,让更多年轻人得以成长茁壮。
• 帮助最贫穷的人,特别是女人与女孩,改善他们的生活。
• 找出办法,对抗冲击最贫穷人口的传染病。
• 启发人们,采取行动,改变世界。

前述的使命有四个。试想要达成这四个使命,要多少年?目标规模多大?工作项目是什么?要吸引怎么样的人才,工作才能展开?要布局多少人力?从哪个乡镇作起?哪些专业领域必须要投入才能达成使命?工作如何排序?预算如何规划与安排?如何募款?这是地区性、国家性、还是世界性?如何评估成效?主要捐赠人离世,这个基金会如何延续?

这四个公益使命会衍生出这么多的问题。要经营好一个公益组织,显然,绝非易事。这四个目标,其实就是全世界规模最大,现有信托规模资产超过 400 亿美金的「比尔和梅琳达ꞏ盖茨基金会」所设定的使命。

盖茨夫妇于 1997 年建立了比尔和梅琳达ꞏ盖茨基金会。随后他决定将个人所有的 580 亿美元资产逐步捐出。2006 年 6 月,比尔ꞏ盖茨的朋友、同为亿万富翁的沃伦ꞏ巴菲特随后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其中,承诺将 440 亿美元股票中的 85%投入基金会。不仅如此,巴菲特为盖茨基金会走访中国,游说企业家将全数资产未来捐出、回馈世人。

延续,公益始得成就志业

有人说,有钱人就该缴税,由国家决定如何分配资源最公平,成立信托与基金会,多数为了逃税。世界先进国家为什么普遍提供了这方面捐款税务的减免,研究背后的逻辑 ,知道缘由了。

2017 年,UBS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与前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 Pavarotti 的遗孀,在香港共同举办了一场慈善事业论坛。银行为什么要办慈善论坛?慈善事业不就是捐款做善事,为什么要举行论坛,是为了歌功颂德吗?

Pavarotti 虽已过世多年,但他在生前成立的公益信托,至今仍然每年持续拨款培育了相当多的音乐人才。在这场论坛中,另一个已经传承两代的公益事业,其创办人的家族成员在论坛里,分享了他们因为在乐器制作上事业有成,便成立公益事业信托,公益方向是为环保尽一份力。由信托基金在北欧培育森林,种植适合做乐器的树种并防止滥垦,适当的采伐木头卖给原来的家族制作乐器,将获得的利益又回到信托基金继续培育森林,这个以环保为目的的公益事业生生不息,原来的创办人的家族事业所需原料也不虞匮乏,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公益信托的范例。西方人对社会公益与回馈的思维,发展地早,也比我们成熟些。

公益「工作」与公益「事业」

公益「工作」和公益「事业」确实有些不同。很多西方社会的企业家在事业成功之后,都希望能回馈社会,推动公益事业。这里所谓的「公益事业」,是希望公益工作不会只是一个短暂的烟火,而是具有延续性,或有机会因为长时间的努力,彻底扭转或改变社会弱势长久面临的问题。再者,捐款人不将捐款留给子女而投入公益事业,期待他们想做的公益工作可长可久,不会因为创办人的凋零 或缺乏捐款人而无法继续。

以财团法人汉慈公益基金会为例,目前所做的是慈善「工作」,近年每年的经费约 RMB 300 万元上下,过去十几年帮助超过 200 个家庭,让许多失能家庭重新恢复功能。但汉慈有限制,捐款来源只有汉民。汉民希望每年提供不间断的资源,可以让汉慈不要担心募款的事,但相对地,也令人担心基金会缺乏永续经营的后盾?如果汉慈成功经验可吸引其他有能力的企业愿意投入,成立相似组织行善。这样的行动就容易持之以恒,这是我们的初衷。有些基金会大部份的工作关注于募款,最终导致劝募比公益活动还重要,否则无法维系,失去了原有的理想。

因此,捐赠资产成立「公益信托+基金会」协同运作,才会在先进国家普遍被采用。比尔ꞏ盖兹的「公益信托+基金会」的做法就是如此。这对于基金会永续经营,产生了稳定的力量,世界最顶尖、有理想的人才会愿意投入。以盖兹基金会为例,已协助在全世界消灭的小儿麻痹,接下来,他们想面对艾滋病…等等其他的疾病。
如果有一个基金会的使命,是消灭癌症,这对人类将会是何等的贡献! 但要如何完成?多久才能达成如此宏大的目标,必定将面临极高度的挑战。这也将是一个非常长久、持续投入资源与人才,才能有那么一点「机会」,朝可长可久之公益「事业」的目标推进,方能吸引众人,成为共同努力的志业。

为求长久资金来源,需要信托

比尔盖兹信托里最大比例的资产就是股票,其中,持有比例最高的就是华伦ꞏ 巴菲特主导的波克夏公司 B 股,分年捐入,这部份现值已达 113 亿美金。2016 年信托里的波克夏股票资产净值成长了 11.36%(YOY)。虽然基金会在信托支持 下,一年支出了 57.7 亿美元,但信托全体资产 2016 年年度结算的总资产较前 一年仍成长了 2%,达到 401 亿美元。花了 57.7 亿美元,但资产仍然成长,代表股票与捐款仍继续扩大中,意谓着未来几年的支出都不是问题。这就是信托与基金会连结,生生不息的概念。因此,先进国家的思维中,捐款人可将捐出的资产委托信托人保护与管理信托资产,依据委托人意愿进行投资,再依信托条款将获利分配给基金会执 行公益工作。永续,公益工作就可以吸引对的人、长期做对的事。

公益信托已是全民资产,没有避税问题

公益资产所有投资获利,都必须回到信托基金之中,赚的钱不会再回到捐赠人手上。因此,政府课税也好,不课税也好,只是钱拨到政府手中或是公益信托里,因此,没有避税的问题。把公益信托当作是一个避税工具,其实是一种误解。 政府要课公益信托税,也只是把信托基金要服务大众的钱,少一点去做公益,多一点拨入政府的国库运用而已。因此,当资产拨入公益信托中,早已跟企业家的税已经扯不上关系了。全世界与台湾都有很多企业与企业家早已在默默地回馈社会。社会多一点正向思考看待公益信托,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家,愿意积极寻找「对的题目与方向」后,将资产捐出,对人类作出贡献。

公益信托的成立有助于捐款人对社会的回馈能永续下去,捐赠股票给公益信托,可以确保投资方向是捐款所希望的。「公益信托+基金会」的架构,有机会让捐赠者捐出去的资源,在信托中持续产生利益,并且再投入到不同的基金会与公益行动之中。当然捐赠物也可能没有获利,那信托基金越经营规模就可能愈来愈小。

财团法人与公益信托是希望透过这个机制,补足国家资源不足、社会服务的缺口,在全世界都形成一股稳定与和平的贡献力量。民间可以提供更有效率的运作,将原本捐款人利已的资源,投入利他而具备理想性的使命。

捐出去的钱不会再回到捐款人手中

最后想谈的是,捐赠人捐出去的东西,或是在公益信托自然衍生的利益,都不会再回到捐款人的口袋里了。有些想不开的捐款人会想到将捐出去的钱,用到有利于己的活动,并在基金会内玩些肥猫或私人开销等小动作。因此要去评判一个基金会或公益信托执行得如何,最好先将这个单位钱花到哪里?怎么花的?看清楚,就可以知道实质的内涵了。

期待台湾出现卡内基、洛克斐勒、比尔盖兹基金会

1870年,老洛克菲勒成立「标准石油公司」,累积了巨额财富。创业四十年后,1913年,老洛克菲勒捐赠其在纽泽西州的标准石油公司72,569股,市价5,000 万美元,成立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。其后的75年间,共约投入公益达7.5亿美元,是当时最大的公益事业。

1935年在美国,罗斯福总统执政期间,建立税收法,从事公益活动之捐赠支出可以抵减企业所得税,要求某些享受免税待遇的组织必须公布年报。1950年再推新税法,公益基金会附属之营利行为应与一般营利企业同缴所得税,公益基金 会经过多年法令修正,都是历经实质运作,动态进行的调整,台湾亦然。

老洛克菲勒,将其四十年的生命与财富献给了洛克菲勒基金会,对世界产生重大贡献。台湾自80年代经济起飞迄今,已近四十年,创业家正值世代交替,很多创业家都在思索如何回馈社会。祈盼集合众志,吸引更多资源鼓励与投入公益,台湾有朝一日,也能有如同美国卡内基、洛克菲勒、比尔盖兹、福特基金会等公益财团法人或公益信托产生,对社会、国家、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机会。

 

撰文/刘在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