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代目大廚楊媽

那不見世故的甜美笑容,三十年來,餐廳,讓漢民真正像個家!

 

漢民食堂從1989年開張至今,歷經三十個年頭。餐廳,讓漢民真正像個家!

漢民「一代目」(第一代的意思)掌廚人楊媽,三十年前,在新竹竹中光復路上的小廚房,用簡單鍋碗瓢盆煮出幾十人的家常菜,使同仁外出奔波,能在午間回到公司用餐,稍作休息,和同仁交流工作事務。隨著公司成長茁壯,現在,各區食堂接連開張,每日食客已近2000,身為漢民一份子的廚房夥伴們,最大成功是看到同仁滿足地享用健康、暖胃又暖心菜餚。

2018年11月1日,公司委派小編P親自到府和楊媽進行訪談,以期撰寫在公司網頁上,讓同仁認識漢民自辦員工廚房的緣由。一入門,楊媽在這天冷的日子,遞上剛泡的一杯熱茶,隨口一問小編P氣喘病最近還好嗎?這句話比熱茶還暖。

隨著茶的熱氣冒升,跟著楊媽的話音穿越來到民國78年,這年楊媽四十歲。

原本楊媽在民富國小擔任廚師,因緣際會在親友引薦下來應徵。當時漢民在新竹竹中光復路,規模只有8人,隱身在一座充作辦公室的透天紅磚民宅。楊媽應聘清潔工作兼任廚師。面試時主管再三說明,在員工人數不多的情況下,希望楊媽能煮些家常菜,讓員工像一家人吃著飯聊天。楊媽說,她很喜歡這樣家的氛圍。加入漢民,楊媽讓辦公室從此,開始飄起飯菜香。

剛開始的員工廚房只有一個家用型雙口爐。楊媽簡單添購一些鍋具與同仁餐具,第一代漢民員廚就此開張。楊媽每天一大早六點就從家裡出門,騎著為了工作新添購的風神50cc小機車,先到傳統菜市場採買食材、載回公司,再打掃公司環境清潔,接著料理,等到近中午,就在圓桌擺上四菜一湯,同事從客戶的廠區服務回來,上桌就吃。那時同事幾乎都是在外奔波,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回公司吃個熱熱現炒的午餐,席間最常聊的是,如何協助解決客戶端的問題及困難。有時回到公司晚了,楊媽就會快速炒個蛋炒飯再弄個熱湯,吃完的同事總會說聲謝謝,讓彼此都充滿能量繼續工作著。

在小編P肚子不爭氣咕嚕咕嚕叫之下,訪談不知不覺也近中午了,楊媽進入廚房快速地炒了一盤羊肉炒麵,麵的熱氣上升而不知是眼裡一霧,還是眼鏡一霧,場景來到民權路的漢民年代。公司成長到一百多人後,辦公室由新竹竹中搬遷至民權路,那時候的餐廳,已由一張圓桌變成數十張四方桌。此時台北漢民的同仁及大家長阿奇也陸續長駐新竹,一同呷飯一同打拼的滋味,感覺就像從一個家庭轉變成一個大家族。

員廚在公司裡就像媽媽在家裡照顧著同仁。同仁愈來愈多,工作量日增,楊媽從不喊累,由衷地開心,因為烹煮的心情上就像做菜給自己兒女親人吃一般,怎麼會辛苦。而且主管們常常會關心地問,員廚還有沒有需求些什麼,而不是要求些什麼,這股關懷在楊媽心中至今依然清晰不忘。隨著公司成長,楊媽也深知自己需要成長,經常性地剪報紙上食譜,看電視中的傅培梅廚藝教學,公司公辦旅遊去歐洲、泰國,在國外吃的菜色,回國就做給同仁吃。

此時盤碗收拾的碰撞聲讓小編P看看時鐘已近下午1點。想不到二度恍神,己過了快三個小時。為不影響楊媽午休,最後說明主管M欲邀請楊媽回公司擔任一日主廚,和老同事餐敍,楊媽聽完很感動、很高興地答應著,能回到自己特別喜歡且懷念不已的地方,她說,漢民員廚就像是自己的第二個家,但卻有點近鄉情怯。惜別時,楊媽說今天玉兔颱風外圍氣流加上這裡位處新竹海邊,叮囑小編開車回去要小心慢慢開。剛回程時,就接獲有三十年資的主管R來電提醒,當天是楊媽生日,別忘了記得和楊媽說聲生日快樂。祝楊媽69歲生日快樂!

回程時思索著如何整理今天對談的內容,車窗外的狂風卻讓小編P捲入千禧年的思緒,回憶起和楊媽初見面那一年是2000年,個子特小的楊媽還是一頭黑髮,和靄的臉上總是掛著不見世故的迷人甜笑。如今再見,笑如舊,卻已華髮。時間讓每個人留下不一樣故事。

漢民員廚多年來,讓每個同事體重起了變化,每隔一段時間總會聽到同仁說進到公司後,又胖了3、5公斤,用發褔來證明漢民是間幸褔企業。內心感受到是漢民員廚的設置,除了讓同仁飽食一餐外,更是希望這裡,是同仁的家。在用餐時,彼此關懷交流打氣,共同「鬥陣」分擔、解決工作、客戶的問題,也分享著生活中成功及喜悅。

 

撰文/施世昌